n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 胡雨薇】中国海警局5月22日通报,菲律宾3002、3003号公务船未经中国政府允许,于5月21日非法闯入中国南沙渚碧礁、铁线礁附近海域,并组织人员非法登上铁线礁活动。中国海警执法人员依法对菲船只采取管控措施,并登礁查证处置。中国海警局于22日夜间公布的相关视频证据显示,在此次处置菲方侵权的行动中,中国海警舰艇采用水炮警示的方式,并出动高速艇对菲方侵权船艇进行围追堵截,中国海警执法员还登礁开展查证处置,并亮出国旗宣誓主权。
中国海警执法员亮出国旗宣誓主权
此次菲方同时出动两艘船只参与渚碧礁、铁线礁侵权,并危险接近中国海警舰艇。面对菲3002号船的挑衅行为,中国海警21559艇实施了警示性水炮喷射。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这也是中国海警首次在铁线礁海域对菲方侵权船只采取水炮警示的反制手段。
中方海警实施预警线水炮喷射
中国海警局于5月22日夜间公布的视频显示,在对菲方3002船实施水炮警示的过程中,中国海警21559艇瞄准的对象主要是3002船的主桅杆装置。国际战略学者杨霄5月22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菲方船只的主桅杆上主要安装有一些电子设备,这种做法可以有效阻止菲方船只的侵权行为,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对菲方人员的附加伤害,这种应对方式展现出中国海警舰船对菲方船只依法采取的管控措施有理有节。
中国海警局在通报中表示,5月21日9时13分至14分,菲3002号船无视中方多次严正警告,危险接近中方正常维权执法的海警21559艇,导致发生擦碰,责任完全在菲方。此次公布的视频也揭露了这段场景。视频显示,菲方船只曾突然向左调整航向,蓄意冲撞中国海警舰艇,但在中国海警舰艇的坚决阻拦下菲方船只被迫改变航向。
中国南海研究院世界海军研究中心主任陈相秒2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菲方出动的3002、3003号公务船是菲渔业和水产资源局船只,其蓄意冲撞行为不是民事行为,而是体现菲政府在铁线礁升级紧张局势的意图。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菲3002、3003号船是菲渔业和水产资源局的公务船,菲方此前曾将这两艘船的活动包装为是科考或是渔业管理活动,但这两艘船一直是菲方参与南海侵权的主力。《环球时报》记者在梳理公开报道中发现,菲3002、3003号船此前曾多次配合菲律宾海警船只参与南海侵权活动,为菲方侵权渔民运送补给,还曾多次侵闯中国黄岩岛、仙宾礁附近海域,蓄意危险接近、故意冲撞中方正常维权执法的海警舰艇。
此次菲方的侵权行动中,菲方人员还曾搭载冲锋艇非法登上铁线礁活动,视频显示,中国海警执法人员依法对菲船只采取管控措施,并登礁查证处置,用专业探测设备对铁线礁进行检查,现场操作专业规范、合理合法。
中国海警执法人员依法对菲船只采取管控措施
“面对菲方出动小艇蓄意冲闯铁线礁,中国海警也派出小艇进行拦截,这体现我们管控有力但同时保持克制。”陈相秒认为, 中方坚定维护《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严肃性,确保铁线礁维持无人无设施状态,但通过视频可以清晰地看到菲律宾正在破坏这一条原则,无视此前达成的共识。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5月22日表示,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菲方行径严重侵犯中方领土主权,违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破坏南海和平稳定。我们敦促菲方立即停止侵权行动。中国海警将依法在中国管辖海域持续开展维权执法活动。
延伸阅读
美智库暗中向菲律宾“献策”,我们须警惕“二次仲裁”
菲律宾又在南海生事端。
4月27日,6名菲律宾人员不顾中方警告劝阻,非法登上我国南沙群岛铁线礁活动,我国海警依法登礁并查证处置。
4月2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铁线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是无人岛礁。中方依法开展维权执法活动,旨在反制菲律宾方面非法登礁等侵权挑衅活动,坚定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确保铁线礁维持无人无设施状态,坚定维护《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严肃性。”
4月29日,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约见菲驻华大使吉米,就近期菲方在涉台及安全领域的一系列负面动向进行严肃交涉。
事实上,这不是菲律宾近年来第一次在铁线礁“惹事”。2024年3月21日,菲律宾34名人员就曾无视中方警告劝阻,非法登上铁线礁。当时,中国海警执法人员依法登礁并查证处置。而在今年1月25日,两艘菲律宾船只试图非法登上铁线礁进行砂样采集,但被我方成功驱离。
菲律宾方面之所以频繁登上铁线礁,主要是因为铁线礁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位于菲律宾非法侵占且设有驻军和机场跑道的南沙群岛中业岛西部、中国实控的渚碧礁东北部,恰好位居中业岛和渚碧礁的中间。
根据我国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在4月25日联合发布的《铁线礁、牛轭礁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显示,铁线礁礁坪上现有3个自然形成的沙洲,基本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下的岩礁,这意味着铁线礁存在潜在的领海和毗连区。
去年,菲律宾企图控制仙宾礁未果,但由于菲方在去年11月正式出台了所谓的“海洋区域法”,为其公然无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觊觎其专属经济区内尚未占据的无人岛礁“铺平了道路”。因此,不排除今年菲律宾将以铁线礁作为新一轮非法行动的首要目标。
美国和菲律宾目前正在举行年度联合演习
无独有偶,4月27日美菲两国在菲律宾北部的三描礼士省举行实弹演习,以导弹和炮火击落数架无人机。这是美菲启动的“肩并肩”年度联合演习项目之一,该演习将持续到5月9日,再次表明菲律宾在南海的多项行动背后离不开美国军方的支持。
事实上,除了美国军方的支持,美国智库也多次为菲律宾在南海的非法行动“献策”。
就在3月31日,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表了由该智库旗下的“亚洲海事透明倡议”(AMTI)项目副主任、高级研究员哈里森﹒普雷塔特(Harrison Prétat)撰写的专题评论《越南在南海填海造岛的连锁反应》。
这篇评论名为分析越南岛礁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其真实意图是通过分析越南岛礁建设产生的所谓“连锁反应”为菲律宾“支招”,旨在煽动菲律宾采取“法律行动”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屈服于美国此前对中国海洋权利提出的“批判”。
笔者认为,我们对美国智库为菲律宾的“献计献策”必须警惕。在中美关税战陷入白热化的阶段,不排除美国会通过菲律宾这枚“棋子”在南海争端上挑起新的法律战,以期在关税“主战场”之外开辟“第二战场”,以牵制中国的外交资源。因此,确有必要在战略上重视美国智库为菲律宾谋划背后的真实目的,严肃看待其所谓的“献策”。
中国海警在铁线礁展示五星红旗宣示主权
美国智库的怂恿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菲方多次扬言将针对南海部分海域的环境保护问题向中国提起新的仲裁。今年1月,菲司法部部长克里斯平·雷穆拉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再次确认菲律宾“将很快决定在国际平台上起诉中国涉嫌破坏海洋环境”。
然而,普雷塔特在其文章中认为,菲律宾仅针对海洋环境问题“起诉”中国并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选项。他建议“菲律宾应该明智地考虑提交一份范围更广、不只是关注环境问题的诉讼,即提交一份包含反对中国的特殊海洋权利主张的诉讼。”
那么,何谓“特殊海洋权利主张”呢?其实,这一说法只是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反对我国的所谓“过度海洋主张”的一种变体。
在笔者看来,美方怂恿菲律宾提起诉讼或仲裁的重点,将是中国官方一贯坚持的“群岛整体论”。根据2016年7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明》,我国主张“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且“中国上述立场符合有关国际法和国际实践。”
中国国际法学界通常将这一主张理解为中国南海的四大群岛各自都是一个整体,且每个群岛均可整体主张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1996年5月我国公布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点和基线,用直线基线法将西沙群岛“包围”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西沙群岛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也相应得以明确。这也是我国“群岛整体论”的典型实践。
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46条第2款的规定:“群岛”是指一群岛屿,包括若干岛屿的若干部分、相连的水域或其他自然地形,彼此密切相关,以致这种岛屿、水域和其他自然地形在本质上构成一个地理、经济和政治的实体,或在历史上已被视为这种实体。
自上世纪30年代起至今,中国一贯主张南海的四大群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各自是一个整体,四大群岛又统称为“南海诸岛”。1948年民国政府公布《南海诸岛位置图》,使得南海四大群岛进一步为国际社会所确知。
由此可知,中国南海的四大群岛也各自早已“在历史上”被视为是整体,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46条第2款关于群岛的定义。“群岛整体论”有法可依。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再纵观世界各国的实践,包括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丹麦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近20个大陆国家,对类似中国南海四大群岛的远海群岛整体划设直线基线,即用直线基线法将整个群岛包围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
例如,丹麦早在1963年就采取直线基线将法罗群岛整体包围起来,而英国和阿根廷虽然对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存在争端,但并不妨碍两国分别在1989年和1991年对该群岛划设直线基线。英国还在1989年对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划设直线基线。
其他知名的例子还包括法国的凯尔盖朗群岛(1978年划设直线基线)和瓜德鲁普群岛(1999年划设直线基线)、挪威的斯瓦巴德群岛(1970年划设直线基线)、西班牙的加纳利群岛(1977年划设直线基线)、葡萄牙的亚速尔群岛(1985年划设直线基线)、印度的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2009年划设直线基线)等。可见,“群岛整体论”在国际上也有据可循。
美国联合其盟友挑起“照会战”
近年来,美国政府多次公开反对我国的“群岛整体论”主张。在2020年7月13日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发表的《美国对南中国海权利主张的立场》、2021年7月12日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发表的《南海仲裁案裁决五周年声明》等官方立场文件中,均可找到美国反对我国在南海的相关海洋权利主张的措辞。
2022年1月,美国国务院发表以“中国在南海的海洋权利主张”为标题的《海洋界限》报告第150期,其中附有一份长达94页的国家实践补充材料以及中文和越南语的“执行摘要”,重点分析并“批判”我国的“群岛整体论”。
而在2024年12月5日,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同时向联合国法律事务办公室海洋事务和海洋法司发送两份照会,指控“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其在南海的扩张性海洋主张所表达的观点缺乏事实或法律依据”,其中也涉及反对中国的“群岛整体论”。
对此,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2025年2月28日向该司的回应照会中重申了“中国南海诸岛拥有领海和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群岛整体论”立场。
随后,2025年3月10日,美国的欧洲盟友英国、法国和德国分别向联合国秘书长发布内容一致的联合照会,反对中国的“群岛整体论”主张。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又在4月8日发送给联合国秘书长的照会中再次强调:“群岛构成法律上的整体,在一般国际法上早已确立。国际法上久已确立的大陆国家远海群岛实践应得到尊重。”
从上述美国及其盟友反复挑起的“照会战”中可以判断,自2016年的所谓“南海仲裁案裁决”非法否定了我国的“南海断续线”及我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之后,“群岛整体论”已然成为美西方针对中国南海发起的“法律战”的又一个重点目标。
警惕“二次仲裁”
必须值得中国警惕的是,在所谓的“南海仲裁案裁决”中,该案仲裁庭在裁决论证部分的第575段曾否认了“南沙群岛可整体划设直线基线”。
由于群岛问题并非该案中菲律宾提出的诉求,因此裁决主文中并没有将“群岛整体论”问题作为一个正式结论,也因此即便菲律宾真如普雷塔特“支招”的那样,将我国的“群岛整体论”主张列为未来提起“二次仲裁”或诉讼的诉求之一,也不会违反国际法上的“一事不再理”原则。
一言以蔽之,普雷塔特作为美国智库的高级研究人员,自然洞悉美国政府的南海政策“风向标”。
“亚洲海事透明倡议”项目副主任、高级研究员哈里森·普雷塔特
此次,他撰文怂恿菲律宾起诉中国的“特殊海洋权利主张”,可以被视为是隐晦地向菲方“传达”美方的“意图”,并希望其采取“法律行动”向中国施压,使中国屈服于美国此前对中国海洋权利提出的“批判”,迫使中国改变“群岛整体论”的立场。
而对于中国学界来说,特别是涉海、涉国际法的研究智库,面对美国智库频频向菲律宾“献策”,有责任进一步加强包括“群岛整体论”的理论研究,以及应对可能发生的“二次仲裁”的预判研究,踏实地论证中国南海海洋权利主张的国际法理依据,为坚决捍卫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利提供足够的法理支撑。
笔者认为,中国学界筑好涉南海国际法法理的“铜墙铁壁”,不惧美西方和南海部分声索国的“法律战”威胁,也能打碎美智库的“良苦用心”和“如意算盘”。
图片来源:瘦过 / 罗平县时装周
在惠州市的时尚圈中,这种风格已经成为许多时尚博主和明星的首选。无论是日常街拍还是重要场合,都能看到这种风格的影子。它不仅仅是一种穿着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
"时尚不仅仅是关于衣服,它是存在于空气中的东西。它随风而来,随着事件的发生而预示,它是一种思想,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发生的事情。" — 大虚空流焰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这种风格,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场合和个人气质进行调整,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